更新時間:2025-08-29 14:23:18點擊:
為深化“鐵軍紅跡青年說 黨史薪火基層傳”蘇滬新四軍黨史實踐宣講項目實效,推動新四軍紅色歷史與抗戰精神走進基層、浸潤人心,8月28日,南通大學鐵軍紅跡青年說實踐團專程前往上海,先后走進上海淞滬抗戰紀念公園與上海浦東新區新四軍歷史研究會,開展沉浸式紅色實踐活動,在歷史長河中追尋紅色印記,在精神共鳴中筑牢使命擔當。
上午,實踐團成員首先抵達上海淞滬抗戰紀念公園。步入園區,莊嚴肅穆的氛圍瞬間籠罩全場,園內鐫刻著“?!弊值募o念設施靜靜矗立,仿佛一位沉默的歷史見證者,無聲訴說著先輩們為守護家國安寧、換來后世幸福生活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在淞滬會戰相關歷史印記展區,“淞滬會戰第三階段 蘊藻浜南北陣地防御戰(9月13日至10月26日)”“大場陣地戰”“蘊藻浜反擊戰”等文字格外醒目,吸引著成員們駐足凝視。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公園照片。王晨奕 供圖
透過這些歷史標注,成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1937年10月18日的蘊藻浜南岸——中國第三戰區將士接到命令后,向日軍發起猛烈反擊。彼時,日軍動用飛機、大炮、戰車甚至毒氣彈瘋狂進攻,我方將士卻憑借鋼鐵般的意志,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激烈的戰斗在這片土地上持續上演。成員們一邊仔細觀看展區內的史料,一邊低聲交流感悟,崇敬與緬懷之情在心中不斷升騰,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如今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為后續黨史宣講積累了鮮活的歷史素材。
紀念園內部詳情。王晨奕 供圖
從紀念公園的歷史追憶中汲取精神力量后,實踐團成員帶著厚重的歷史感悟與飽滿的精神狀態,于當日下午走進上海浦東新區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參與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周年主題活動。此次活動中,實踐團成員以“黨史宣講者”與“歷史學習者”的雙重身份,在與歷史對話、與先輩共情中,進一步充實宣講素材,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禮。
活動場館詳情。王晨奕 供圖
活動現場,莊重儀式、激昂演講與深情文藝表演相互交織,串聯起一段段厚重的抗戰記憶。活動伊始,領導致辭飽含殷切囑托,勉勵青年一代銘記歷史、傳承精神;隨后,浦東抗日武裝斗爭史料展覽正式啟動,豐富的歷史圖片、文獻資料,生動展現了浦東地區抗日武裝的英勇斗爭歷程,讓成員們對浦東抗戰歷史有了更直觀的認知。
文藝表演環節,《盧溝謠》的悠揚旋律響起,演唱者用真摯情感傳遞出家國情懷,將在場人員帶回全民族奮起抗爭的年代;浦東新區戎耀浦東藝術團演劇隊帶來的情景劇《銀杏樹下》,則通過精彩演繹,重現了烽火歲月中的動人故事,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情景劇《銀杏樹下》。王晨奕 供圖
主題演講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中國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副會長、《鐵軍》雜志社社長王路奇以《中國抗戰精神與鐵軍精神》為題,深入剖析浦東抗戰在全民族抗戰中的重要地位與貢獻,闡釋抗戰精神與鐵軍精神的時代內涵;黨史編研部部長龍鴻彬結合具體歷史事件,講述浦東抗日武裝在艱苦環境下奮勇殺敵的事跡。兩位同志的演講深入淺出,讓實踐團成員清晰認識到,浦東抗戰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拼圖,先輩們用熱血鑄就的精神豐碑,值得永遠仰望與傳承。
《中國抗戰精神與鐵軍精神》主題演講。王晨奕 供圖
參與活動的過程,對實踐團成員而言是一場深刻的精神洗禮??吹角嗌倌暧酶杪晜鬟f愛國熱忱,老藝術家重現戰斗場景,強烈的使命感在成員們心中升騰。大家深刻明白,銘記歷史不是沉溺苦難,而是從先輩奮斗中汲取力量;抗戰精神不該只停留在史料與舞臺上,更要成為當代青年前行的動力。作為實踐團一員,既要做歷史的聆聽者,更要做精神的傳播者——這份精神,是面對困難時的堅韌,是投身家國建設的擔當,也讓成員們懂得,青春的價值在于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用行動續寫紅色傳承篇章。
成員們的合照。王晨奕 供圖
此次上海實踐意義深遠,不僅為實踐團成員補足了“精神之鈣”,深化了對浦東抗戰歷史與精神的認知,更激勵大家以青春踐行使命。未來,實踐團將帶著此次活動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與宣講素材,持續推進“黨史薪火基層傳”目標,走進社區、學校等基層場所,把浦東抗戰故事、新四軍鐵軍精神講給更多人聽,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扎根生長。成員們也將以實際行動,讓青春在傳承和踐行抗戰精神中綻放光芒,用青年視角與力量,回答“青年如何傳承歷史、報效家國”的時代命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 于夢雪 魏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