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08 13:01:47點擊:
從中通快遞昆山吳淞江網點出發,“九識ZELOS”無人物流車平穩駛向快遞驛站;內蒙古河套平原的無人車正穿梭農牧區;新加坡濱海灣花園的無人車忙著配送鮮花——這是九識智能構建的全球智慧物流圖景。
直擊行業痛點:物流“用人荒”催生技術破局
據《2025年快遞從業人員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國快遞從業人員較2024年底減少31萬人,降幅達7.9%,一線快遞員流失率更是高達83.6%。人力流失疊加傳統配送弊端,行業運轉舉步維艱。
行業困局的背后,往往孕育著創新的機遇。九識智能的解決方案恰逢其時。2025年6月,楊會田引入兩臺九識Z5無人車后,網點配送效率提升27%,不到三個月配送8萬件快遞,超時處罰徹底消失,運營成本下降。通過“九識城配”APP,工作人員只需選定任務、設定起止點,車輛即可自主規劃路線,實現從“人等貨”到“貨等人”的轉變,既補人力空白,更重構城配效率標準。
奠定技術基石:從百度Apollo到全鏈條能力構建
九識智能的技術實力,離不開被稱為自動駕駛行業黃埔軍校的百度。九識現任CEO孔旗曾任百度硅谷自動駕駛初創團隊規劃決策負責人和百度技術委員會委員,親歷中國自動駕駛從0到1的突破;創立九識的莊立是中國首批無人駕駛技術人員,曾主導規劃與控制(PnC)系統架構研發,也是百度Apollo開源系統最早期的代碼貢獻者之一。2021年7月中旬,就職于京東北美的莊立在架構調整中意外被“畢業”,這位樂觀的技術大男孩于是決定回國創業并在2021年8月注冊了九識。
九識智能成立后,團隊基于百度Apollo開源系統完成技術研發與創新,聚焦無人物流車核心細分賽道,搭建起智能化、車輛、電動化三大技術平臺,實現核心軟硬件全棧自研。2023年6月,Z5智能車城配車量產下線,成為低速城配領域的里程碑產品;2024年6月發布全場景Z系列平臺及車型,單日銷量突破5290臺;2025年8月推出載重1800kg的L5車型,填補了大宗商品運輸領域的技術空白。從試驗車到系列產品迭代,九識智能僅用四年就構建起從整車設計、技術平臺構建到智能調度的全鏈技術能力。
飛輪效應:數據驅動場景拓展,捕捉萬億市場
海量、多場景、高質量的數據才是自動駕駛的決勝因素 – 2017年李彥宏親赴硅谷與百度硅谷研究院探討后的結論直接帶來了Apollo系統的開源。這也極大促成了自動駕駛生態在中國蓬勃發展的現狀,而中國復雜的地貌特征、氣候環境、人車交互都為自動駕駛提供了足夠豐富的動態場景。莊立表示,九識智能在創立初期走了不少彎路,甚至去承包物流網點;直到摸索后才意識到應該回到以商業可持續的邏輯獲得數據,才能生存和發展。
今天九識智能展廳的“數據墻”格外吸睛:每日回傳數據量相當于繞地球五圈。這些來自全國300個城市和地區,覆蓋快遞快運、生鮮商超、醫藥冷鏈等場景的數據,構成了九識智能的“飛輪動力”——交付車輛越多,場景數據越豐富;數據越豐富,算法優化越精準;算法越精準,越能滿足細分場景需求,進而推動更多交付。
如今,九識無人車可在-30℃至55℃穩定運行,能夠適應包括雨雪天氣、復雜路口、隧道以及高架橋在內的多種復雜工況和場景,其關鍵性能指標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截至2025年8月末,九識智能累計交付超7000輛,在快遞物流KA客戶(即通達兔、郵政)中市場占比76%,中大型尺寸車輛(≥5m3)市場占有率88%,年內預計交付超萬臺。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無人物流車市場中,九識智能占比已經超過70%,飛輪效應持續放大。
全球視野:從國內到海外的生態輻射
在海外,2023年10月,九識在新加坡落地首個高級別自動駕駛城市配送項目;2024年6月,成為當地首個獲得無人物流車牌照的中國企業,并參與當地TR-68自動駕駛規范技術標準的修訂工作,填補法規空白;2025年5月,與阿聯酋郵政集團簽署合資協議,將中國智慧物流方案帶入中東市場;2025年9月,與ALS(Autonomous Logistic Solutions)在馬來西亞正式啟動首款企業級L4級自動駕駛物流車(ALV)的公開道路試運行。
如今,九識智能積極推進其全球化戰略,已落地新加坡、日韓、中東、歐美等區域,海外業務版圖持續擴大。九識智能將加快下一代產品研發與自有供應鏈建設,推動“車-路-云-城”四位一體融合,持續為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九識力量”。